top of page
這,決定你能彈什麼
吉他的手感
在台灣,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人投入學習吉他,但真正能入門成功的人卻不到開始的一半。原因除了用錯誤的管道學習,手感不佳導致的學習挫敗感也是讓新手放棄的主因之一。
什麼影響了吉他手感?
弦與指板的距離
(弦與琴桁間的距離=實際弦距)
弦與指板的距離,又稱「弦距」,影響手感最重要的因素。過高的弦距會讓彈奏者非常費力,造成按壓疼痛、速度無法提升。而太低的弦距雖然按壓容易,卻也增加弦震動撞擊琴桁打弦雜音的機會。
弦距必須依據使用者的演奏習慣做相應的調整。
指板與琴桁
(調整至接近直線為目標)
整理不佳的琴桁容易有刮手、卡弦、還有打弦等問題。在打磨整理之前,必須先透過調整桿(trussrod)將指板校正平整才能正確的調整琴桁平整度。
必須注意的是,琴頸與指板會隨著環境溫濕度彎曲變化,因此在換季之後記得找店家調整或是學習怎麼校正琴頸。
琴頸形狀
(常見有C型、U型、V型琴頸)
琴頸的形狀影響掌握琴頸的舒適度,也常與指板弧度有關係。較圓厚的琴頸握起來紮實,較尖的琴頸方便拇指懸掛。因為琴頸形狀是很難後天調整的,所以在挑琴 時就要先做選擇。
如果還你不知道該選甚麼樣的琴頸形狀。只要弦距調整得宜,一樣可以維持很好的手感。
如何調整弦距?
弦距(弦與指板的距離)是影響手感最重要的因素,也因為每個人適用的弦距都不同,所以手感的客製化調整就非常的重要了。
第一步
調準音準
吉他弦線的鬆緊會大幅影響琴頸的曲度與搖座高度。因此在校正琴頸前必須先將弦線調音維持平常彈奏時的音準。
第二步
校正琴頸
彎曲的琴頸會讓弦距的測量有所誤差。校正完琴頸之後才能正確的判斷弦距是否太高或太低。
第三步
調整弦枕/琴橋高度
吉他的弦枕/琴橋高度決定了弦距有多高。上弦枕弦距過高可以透過打磨弦枕降低高度;弦距過低則需更換新弦枕重新打磨至適合高度。
下弦枕/琴橋則依不同設計使用專用工具調整。
弦距應該多高才正確?
弦距並沒有絕對正確的高度,必須依照不同人的彈奏力道與用途來調整。除了自己體感感受之外,也可以使用工具測量或與吉他技師討論來決定該設定多高的弦距。
高弦距優缺點
高弦距給予弦更多的空間震動,能夠承受更大的彈奏力道。讓歌曲有更大的情緒張力。
但弦距過高會使手指按壓弦更費力且困難。
低弦距優缺點
低弦距能讓按壓弦更輕鬆,省力之外也較不疼痛。也適合需要高速彈奏的風格。
不過過低的弦距在彈奏力道大的時候容易打弦(弦震動打到琴桁)產生雜音。也十分考驗琴桁是否平整。
手感需要定期的維護
琴頸會受到溫度、濕度、弦線影響不斷的變化曲度。因此除了定期換弦外也要記得定期請店家校正琴頸,才能將手感維持在最佳狀態喔!
bottom of page